第312节(2 / 2)
原本隐藏的舰队,纷纷亮相出来,开始在边境地区巡逻,那些在影像资料中,击溃了多姆勒族群和布鲁干联邦的远征舰队舰队的强大舰队,直接带给了两个联军舰队极大的心理压力。
从士气与厌战层面上,东原已经赢太多了。
“那么,做好受死的准备了吗?所谓八十国联军?”
第411章 来多少,灭多少!
“联合舰队与联盟舰队都发来了联络。”
手下赵炳旭正在向徐志清汇报当前两个被迫远征的舰队的情况。
“他们是什么态度?”徐志清问。
“他们说,他们并非自愿过来与东原敌对,希望到时候我们下手轻点,意思意思一下就好了,不要伤了和气。”
“如果他们真的都是这样的想法,那没什么问题,我们乐意至极,就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无意侵略我们的领土,那就与我们的无人机舰队在领土外面对峙作战,他们给我们面子,我们也还他们一个面子。”
“不过,如果他们直接摧毁了无人机舰队闯进东原的领土,我们的舰队不会放过任何的侵略者!”
“收到。”
“……”
虽然收到了他们的“友好”问候,但徐志清却不这么认为,不认为他们都是一心交好,只想着配合演戏给多姆勒族群与布鲁干联邦看。
如果多姆勒族群和布鲁干联邦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那他们也就不可能玩渗透玩得那么出神入化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们跟东原联系没多久,舰队的指挥层就受到大清洗……
果然没多久,那边就传来情报,八十国联军与联盟舰队遭遇了一次肃清行动,大量的指挥官被降职甚至贬为后勤人员,一些拥有“血性”的指挥官被提拔上来。
虽然这个肃清跟闹着玩似的,主要的指挥官并没有真的肃清,不过他们的话语权也被极大的削弱。
不管是多姆勒族群还是布鲁干联邦,都通过这件事,直接让整个舰队变成了他们牢牢掌控,再无二心的舰队。
显然,不管是多姆勒族群还是布鲁干联邦,他们都知道前边这两支远征舰队的问题,就是故意让他们消极下去,直到逮到他们通敌,之后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舰队高层全部替换成了走狗,原本慢吞吞前行的舰队,开始全速前进。
时间在星际面前,显得无比渺小,每一步移动,动辄几个月数年的时间。
对于大多数人,三年已经足够让人从少年变青年。
而对于被迫远征的两支舰队,他们才堪堪来到东原的边境之地。
三年的时间,多姆勒族群与布鲁干联邦的战争也出现了一些变故,隐隐有停战的意思。
该捞的好处都捞了,该打出来的东西都打出来了,再打下去,已经没有了多少意义。
接下来就是停战,然后开始对不结盟组织进行“清算”。
这个“清算”,有可能会找借口宣战,也有可能是玩渗透与分裂,总之各种方式都有,全看有没有能够让他们动手的利益。
如果是那种整个文明都处在鸟不拉屎的星系内,里面啥稀有资源没有的,那随便他怎么骂,多姆勒族群和布鲁干联邦都懒得鸟他一下。
当然,这样的文明,也不会被纳入拉拢名单之中。
名单上所有的文明,都是有其特殊之处才会被添加到名单上。
按照原先的预想,两个文明都觉得二者最后会打到整个猎户臂星域星海共同体重新洗牌。
在打了之后,他们发现,其实用不着,最多就是把他们的底蕴打去大半,至于让星海共同体的势力重新洗牌,乃至于失败方从此一蹶不振,还是不太可能……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的。
他们觉得不结盟组织所有的文明,都没那个能力。
在双方因为胜负未分,双方势力太过于均衡,隐隐有停战趋势的时候,八十国联军,率先抵达东原的边境。
愿意配合联军进行“演戏”的无人机阵型在无人星系内对他们进行迎接,然后被八十国联军给全部摧毁。
显然,重组高层之后的八十国联军,不准备给东原这个面子。
于是他们立刻迎来击毁所有无人机舰队的后果。
来自连多姆勒族群自己也搞不清楚是啥玩意的神秘爆弹,一个接着一个的,将好好的战舰从宇宙中抹除。
惊慌充满整个舰队。
不过还好,他们别的不行,就是船多。
暗物质炸弹现在只能做到定点爆破,还没发做到一炸一大片。
毕竟在虚空中,虽然舰队有几千艘船,甚至上万艘船,但他们之间的距离,可没那么精,为了避免因为扎堆被集中团灭,每艘船之间的距离,少说也有数十公里左右,用肉眼也无法看到旁边的舰船,只能通过科技来知道。
也只有需要跑到居住星球上面进行威慑与展示的时候,舰队才会扎堆航行,从星球轨道上路过,让星球的人凝聚力+1。
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中,就算每艘船的间距是100公里,一万艘船战成一排排起来,也只有不到三倍地月距离而已。
那么大的星海,还让舰队的舰船扎堆前进,是嫌死得不够快才会做的。
间距太远的情况下,只有少数几种武器才能同时波及几艘舰船,目前的暗物质地雷还没到这种又有威力又有范围的程度。
但这玩意,只要部署得多,那轻松消灭敌人半数以上的战斗力,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八十国联军就遭遇了第一波暗物质地雷的袭击。
强大的暗物质炸弹面前,他们的护盾与装甲就如豆腐一般脆弱不堪,轻而易举便突破进去,将整块“豆腐”碾成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