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1 / 2)
随后,一道充斥着癫狂暴虐的声音响彻天地。
“既是举行宴会,长姐为何不叫上我呢?”
第一百四十六章 须佐之男命!
那浩荡的雷海之下,大片的空间在雷霆的碰撞之中崩碎,深邃的空间裂缝肆意吞噬着一切目所能及的事物。
端坐于神座,沈渊能更加清楚地看到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在那道雷霆之下,整座妖魔平安京此刻看上去是如此地微不足道,深紫色的雷霆在划破阴暗天空的同时映照出一张张惨白的面容。
那主掌刑罚,诛灭邪祟的雷霆,在此刻仿佛被赋予了诡异的意味。
这是天地之威,神灵之力!
凡尘俗世之中的一切都在那雷霆之嫌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纵使是外劫巅峰境界的大天狗,也无法抵御这恐怖的雷霆。
若非有罗天法衣庇护,沈渊甚至连直视雷霆之光都无法做到。
这一瞬间,沈渊甚至升起了带着神崎璃心离开副本回归现世的冲动。
“放肆!”
宏大的声音从皇宫大殿之上响起。
面对这恐怖的雷霆,整座妖魔平安京之中唯有一人能够抗衡。
未见天照有任何动作,天地之间一轮耀眼的大日缓缓升起,那无量光辉光辉所及之处,遮天蔽日的乌云宛若烟尘一般消散。
而落向平安京的雷海,也在大日光辉之下不断消融,最终在天地间仅留下了一道苍白之光。
“不尊教化,肆意妄为,其罪当诛!”
冰冷的呵斥之声从天照口中响起,天空之上的大日再次发生变化。
于昏黄的大日之中,一颗金色的眼眸看向了虚空之中,视线锁定在了那名身穿铠甲手持利刃,身后有雷纹战鼓环绕的紫色神灵。
但若是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紫色神灵虽然身着铠甲,但并非是人形。
祂更像是一团束缚于铠甲之内,闪耀着雷霆光辉的蠕动血肉。
在祂身后的雷纹站住上,原本铭刻的玄妙神文被仿佛化为了一条条细小的触手,拼凑出诡异而又令人毛骨悚然的纹理。
只是一眼,沈渊便认出了这尊束缚于铠甲之中的诡异神灵真神。
祂便是有瀛洲武神之称的建御雷神,号称三贵子之下的最强神灵。
然而即便是这等神灵,在被天照巡天之眸锁定的那一刻,已然失去了抵抗之力。
太阳真火开始蔓延,将那虚空之地化作一尊巨大的熔炉,熊熊燃烧的火焰不断舔舐着建御雷神的肉身。
建御雷神发出癫狂的嘶吼,雷霆光辉显现的同时手中神剑不断斩下。
战甲在火焰下被焚烧,血肉与光辉中消融,纵使身后雷纹战鼓如何敲响,手中布都御魂之剑如何斩击,都无法脱离那太阳真火化作的熔炉。
瀛洲武神与三贵子之首的天照之间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多年不见,没想到长姐的性格还是一如既往地暴躁呢!”
之前响彻天地的暴虐声音再次显现,随后天穹之上被撕裂的虚空中,一名手持白骨锻造太刀的裸露着上半身强壮身影踏破虚空,出现在那太阳熔炉之前。
紧握着太刀的右手抬起,斩落,沈渊只觉得连自己眼前的视线都仿佛被那柄太刀分割。
天空开始大片崩裂,震颤的虚空涌起无穷无尽的空间风暴,在那极端毁灭的力量面前纵使是太阳之火铸造的熔炉也难以维持。
空间风暴与剑光如潮水一般将太阳真火熄灭,建御雷神从其中成功挣脱,化作一道雷光遁向远方。
环顾四周,沈渊这才发现整座高天之墟竟然被那无比恐怖的一剑一分为二,大地与天空的裂痕几乎要撕裂整座高天之墟。
做完这一切之后,手持白骨太刀裸露着上半身的强壮青年,才笑意吟吟地望向了妖魔平安京的方向。
视线触及到、碰撞,在这一瞬间沈渊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危险!”
沈渊只觉得神魂一颤,心中骤然涌起无限恐惧之感。
青年并非是建御雷神那般,依然堕落到连人形都无法维持的地步,祂依旧保留着人类的形体。
但在沈渊眼中,立于虚空的青年像是一头披着人皮的恐怖巨兽,其周身仿佛与整个世界隔绝,化作一团不停流转的混沌。
无比健壮的身躯下,血肉之躯仿佛涌动着无穷无尽的恶意与杀戮,看似柔和的面容上隐匿着最深层次的疯狂与暴虐,祂存在的根源便是破坏、便是毁灭!
整个瀛洲神系内,地位最为尊崇的三位主神被称之为三贵子。
号称武神的建御雷神尚且无法天照的一击,证明主神与其下的神灵差距极大。
唯有另外两位三贵子,才有资格正面对抗天照这位瀛洲第一主神。
结合着青年对于天照的称呼,还有手上那柄白骨锻造的太刀,沈渊迅速确认了祂的身份。
“天照的亲弟,同为三贵子之一的建速须佐之男命。”
“那祂手上的太刀,应当就是传说之中的那把天丛云剑了。”
沈渊心中思量的同时,天照冰冷的声音在天地之间回荡。
“带上建御雷神,滚出这里!”
须佐之男闻言,那张暴虐而又邪异的面容上露出了几分忧伤的神情。
“我好不容易听到长姐举办宴会,想特意来为长姐庆贺一番,甚至还让建御雷神准备好了表演。
谁知道长姐竟然不领情,这真是让我伤心呢!”
天照不为所动,语调愈发地冰冷。
“你确定不是得知我与月读交战后,想要以建御雷神试探我是否受伤,好趁我重伤偷袭?”
心思被一言戳穿,须佐之男脸上没有露出丝毫的不好意思,邪异的面容上重新换上了一副笑嘻嘻地神情。
“不愧是身为高天原之主的长姐,我就知道这点小心思肯定骗不了您。”
“但有一点我确实没有说谎,我对长姐您今日的这场宴会,可是很感兴趣呢!”
一边说着,须佐之男目光看向了天照身侧的沈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