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兔死狐悲,替黄家叫屈。(1 / 2)
山河饭店。
赵山河晚上请宋援朝和孙昌海、褚健吃饭。
早就知道了会议内容的赵山河,看到意气风发的褚健,嘴里一个劲恭喜恭喜,然后开始喝酒庆祝。
宋援朝今天也非常高兴,对于黄运年这个计划酝酿许久。
如果不是黄春生被抓起来,赵山河给他创造这个机会,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去?
从今天开会宣布黄运年暂时回家休息时,整个会议室的班子成员,竟无人敢站出来替黄运年说话。
足以说明这些班子成员,不过是表面一团和气而已,想到刚到机械厂来时,就受到黄运年等人排挤,这些窝囊气宋援朝早就受够了。
现在终于可以大展拳脚,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运营了。
而任用褚健,只是宋援朝的第一步而已。
想到赵山河还真是自己的贵人,宋援朝越看这个年轻人越顺眼。
其实为了报答宋援朝的知遇之恩,赵山河没事就会到宋援朝办公室去坐坐。gòйЪ.ōΓg
把后世那些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集团这些重工机械的发展信息,慢慢的灌输给宋援朝。
同时也把日德这些国家机械厂的发展动态,潜移默化的给宋援朝渗透。
就是想让宋援朝的格局打开,战略思维提前和世界接轨。
为以后的发展未雨绸缪,提前谋篇布局。
对于赵山河掌握的这些信息和资料,其实宋援朝也很纳闷,感觉这个年轻人就如同百晓生一般。
好像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不过赵山河解释说自己喜欢看书看报,对国际信息经常搜集各种行业的动态。
至于机械制造这块得理念,原来还是从小受父亲的影响。
很多想法还不是很成熟,需要市场的无数次检验,才能验证到底是否可行?
宋援朝也就没有深究。
不过对于赵山河说的那些前瞻性思维,宋援朝深以为然。
毕竟作为军转干部当然清楚,在二战时候德日两国,在发动战争之前经过多年的准备。
其实他们的民用机械厂,等到战时很快就变成了军工厂。
甚至坦克装甲车还有飞机大炮,这些实际上都是民用机械厂迅速转型的结果。
作为曾经的军人,时刻准备着这句话,早就刻在宋援朝和褚健的骨子里。
所以他们也很想推进自己想法。
可是积重难返的机械厂,重大决策必须有班子成员的会议纪要,每次涉及到战略布局时,都会遇到以黄运年为代表那些厂领导反对。
假如宋援朝要是强势推进,很可能就会形成掣肘的局面,到时候就会功亏一篑。
毕竟兵法云:上下同欲则胜。
心急如焚的宋援朝时刻都在寻找机会,谁曾想随着赵山河精心布局,把黄春生给抓起来以后。
如果黄运年夫妻低调做人,宋援朝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只是突然跳出了猪队友张菊花撕大字报。
这件事情,简直太恶劣了。
本来也是可大可小的事情,不过一直耐心等待对手犯错的宋援朝,却敏锐的从褚健的汇报中看到了机会。
趁你病、要你命。
直接召开紧急会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把这件事进行定性。
如果黄运年胆敢拒不接受自己的决定,宋援朝早就和纪委书记做好约定。
凭着宋援朝现在掌握的材料和证据,到时候黄运年这里就老账新帐一起算。
最后很可能连副厂长的位置都保不住,这就是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现在既然黄运年乖乖就范,宋援朝也没打算穷追猛打,毕竟官场讲究平衡之术。
*
夏若雪家。
“宋援朝简直太不像话了,工作作风不仅越来越霸道了,就连对厂领导都都没有最基本的尊重,这要是放在旧社会那就是典型的军阀!”
从厂里开完紧急会议回来的夏远志,回来时就怒气冲冲的。
尽管平时他和黄运年也没什么交情,不过今天宋援朝毫不留情的警告黄运年,并且还让黄运年停职,把分管工作交给褚健负责。
这让夏远志突然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从宋援朝到机械厂来以后,作为厂领导的夏远志尽管是工会主席,不过在心里也非常的排外。
所以最初对宋援朝并不感冒。
甚至在有些班子成员会议上,公开和宋援朝唱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