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1.97. 一百九十七 大汉番外篇完

1.97. 一百九十七 大汉番外篇完(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漂亮亲妈七零养娃日常[年代文] 苏白夏浅语 强嫁短命王爷,她转身权倾朝野 飞升到了魔法界 开局成为老祖强亿点很合理吧 绝世帝神 精灵之开局闪光戴鲁比 废土:文明崛起 龙珠:破坏神的聊天群 一人:我龙虎酒剑仙,一剑斩全性

刘彻压下心里的怒火, 挨个点开光幕上能点开的东西,等弄明白是谁在抹黑他后再去找所谓的大手子算账。

原主实在太喜欢汉武帝了,刘彻随便点开一个就是汉武帝的文件夹。

“朕的茂陵被盗了”

刘彻又惊又怒地看着从文件夹里弹出来的图片, 第一张图片就是茂陵,上面写着汉孝武帝之陵。

图片下面是茂陵的介绍。

“茂陵位于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有价值的一座。茂陵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开始动工,元贞二年公元前77年间建成。

虽历时63年, 但中途多次停工,满打满算其实也就修了三十年。

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因为伐匈奴国库空虚第一次停工, 直到八年后才复工, 此后修修停停, 直到元贞二年汉武帝驾崩, 茂陵才正式竣工。”

刘彻瞪大眼睛,眼里全是茫然,他抬手揉了揉眼睛,不信邪又把图片下面的介绍看了一遍。

元贞二年

他不是驾崩于后元二年吗还有历时六十三年是什么鬼, 他总共在位五十四年,登基后第二年开始修建陵寝,不应该是历时五十三年才对吗

元狩三年因伐匈奴停工, 他怎么不知道

带着满肚子疑问,刘彻继续往下翻, 后面是一张张出土文物的图片, 从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到这是什么玉器也不像啊。

刘彻仔细看了下面的介绍, 才知道是瓷器, 种类还非常多, 什么青瓷、秘色瓷、青白瓷、卵白釉瓷、甜白、青花、五彩等等。

造型精美、颜色艳丽、质地细腻,比金器银器还好看。

他的茂陵里有这些东西

还是说后代子孙给他添的陪葬物

不可能,帝陵一旦封土就不会打开, 又怎么会添加陪葬品。

咦,竹简烂成这样居然还能修复,这些又是什么东西,书籍字画

刘彻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茂陵里怎么会有这么多他不认识的东西而且一件金器、银器、玉器都没有。

他的陪葬坑陪葬的金银珠宝都能建立起一个国家了,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呢

难道说盗墓贼把值钱的东西都盗走了,只剩下这些东西

“经考古学家研究,汉武帝的茂陵虽然是汉代帝王陵寝中规模最大,陪葬品最有价值的帝陵,但汉武帝本人无疑是节俭的。

茂陵和之前的帝陵相比,太简朴了,要知道第一个提出薄葬并且以身作则的汉文帝刘恒,他的霸陵可不薄。

霸陵出土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可不少。当然对比他爹汉高祖刘邦、大哥汉惠帝刘盈、儿子汉景帝刘启,刘恒的霸陵已经非常薄了。

在那个继承商周严格陪葬墓制的秦汉时期,刘恒作为享有最高权力的帝王却能提出薄葬,在当时非常的难得。

令人没想到的是,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没有效仿他爹的薄葬制,孙子刘彻却效仿了,而且还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果说汉文帝的薄葬程度是一颗心,那汉武帝的薄葬程度就是五颗星。

生前高调喜奢,死后却低调薄葬,墓中陪葬的全是竹简、书籍画册、石器陶器瓷器等供后世研究的珍贵文物。

他说百姓过得已经很艰难了,他身为天子,享天下之养,万民之父,怎么能为了一己之私搜刮民脂民膏葬入不见天日的地下

金银财宝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埋在地下只会引来贪财的贼人,带一些平日里看的书、用的器皿足以。

敢这样做的人千百年来也就只有汉武帝一人。

千古一帝的格局不外乎如是。”

刘彻呆住了,这说的是他

这个茂陵是他下令建的那个茂陵吗

刘彻觉得自己快不认识光幕上的字了,太匪夷所思了。

他的茂陵从继位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修建,他每年抽全国赋税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还从全国各地征调能工巧匠为他建陵。

一直修建到后元二年他驾崩为止,当时茂陵的四百多个陪葬坑都塞不下那些奇珍异宝,又新拓了好些陪葬坑才装完。

茂陵富可敌国,怎么可能如此寒酸

那些话也绝不可能出自他之口。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他轮台下罪己诏,也是因为亲赴东莱求仙无望,自知时日无多,大汉因为常年征战用兵,苛暴重税,加上天灾不断,百姓积怨已久。

且他在位五十四年,丁口较之他父在时少了四百多万,若再不与民休息,天下必乱。

更何况他选中的继承人已经死了,剩下的几个儿子要么难当大任,要么年纪小。届时他一死,大汉危矣。

所以罪己诏必须下。

他是不得不下这份诏书,而不是真的为民着想。

怎么到了如今,他就成了爱民如子的皇帝

难道是后代子孙为他造的势那他的茂陵

刘彻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该不会是子孙后代没钱了去挖他的茂陵,偷梁换柱吧

一想到有这个可能,刘彻都有些心肌梗塞了。

不行,他要撑住,还没看完呢。就算真相确实如他所想的这样,他也要弄清楚是哪个不肖子孙干的。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是大汉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生知人善用,提倡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提拔了众多忠臣良将,比如被称为大汉双璧的卫青、霍去病;

比如提出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的主父偃;比如被称为点金圣手的桑弘羊;比如有经世之才的霍光等等。

这些人的出身都不高,能被汉武帝这个伯乐赏识在当时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科举制还没出来的时候,大汉的选官制度分为主要分为军功爵制、任子制、赀选制、积久为官,以及汉武帝在公元前134年确立的察举制五种形式。

像东方朔、公孙弘等人就是察举制选出的人才。

如果没有察举制,他们能不能走到汉武帝面前还不好说。

这些人好歹出身尚可,卫青霍去病的出身就差很多了,卫青是骑奴出身,霍去病在卫家还没发迹之前也不过是一个私生子。

如果没有汉武帝慧眼识金,这两位军神想在当时的大汉混出头无疑难上青天。

正是因为汉武帝知人善用,有识人之明,用人之能,所以大汉才能在他的手上走向巅峰。

汉武帝一手提拔的人才,最终也陪葬在他身侧。

茂陵中除了后陵外,还有四十多座陪葬墓,卫青、霍去病、桑弘羊、主父偃、霍光等人死后都葬入了茂陵,常伴他们的君王,他们的伯乐。”

看着这么久,终于看到了一段令人愉悦的话,刘彻看得津津有味,这点说得倒是不错。

不过刘彻并没有高兴太久,眉头再次拧了起来,科举制又是什么还有这么多陪葬墓又是怎么回事

他的茂陵是谁都能陪葬的吗陪葬墓居然多达四十多座。

刘彻眼前一黑,心里疯狂道直到他驾崩为止,只有仲卿和去病葬进去了好吧

哦,还有他的皇姐平阳公主。皇姐是想和仲卿合葬,所以才葬进去。其他人是怎么回事

主父偃明明是被他赐死的,是怎么混进去的

还有后陵,他没有设后陵,后陵葬着的是谁

带着一头雾水,刘彻急切地往下翻。

一路看下来,疑点却一个接着一个,刘彻心中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

果不其然,接着往下看时,看到了更炸裂的。

后元二年,汉武帝禅位于太子据,自称太上皇,迁甘泉宫。年近七十的汉武帝身体还很健壮,退位后多次与皇后卫子夫、冠军侯霍去病游历天下,多次下江南,连塞北都去了两回。

要不是众人拦着,汉武帝还想出海。

几年的功夫,汉武帝将自己开拓的中原疆域走了个遍,见到了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才心满意足地回到长安。

最后两年,汉武帝自知大限将至,没有再出长安,元贞二年,汉武帝驾崩于甘泉宫,享年八十岁。

刘彻“”

刘彻整个人都凌乱了,太子据、皇后卫子夫、冠军侯霍去病

去病早在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就病逝了,太子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后兵败自杀,皇后也跟着自杀。

他们怎么会出现在后元二年呢

刘彻心乱如麻,整个人如遭雷劈,这个大汉不是他的大汉。

半晌后,刘彻终于看完了“汉武帝”的生平与功绩,眼神震惊中又带着点麻木。

太不可思议了。

另一个大汉的自己居然能做到那一步,灭匈奴,征闽越、东瓯、南越、卫氏朝鲜

自元狩二年起,十年之间便将大汉的疆域扩张了数倍,比他最后留下的疆域还要大三倍。

连年征兵百姓居然没有怨言,国力居然没有衰退,反而蒸蒸日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